剛上小學滿兩個禮拜,不知為何,
小女孩迷上了摺紙。
摺紙本來家裡都有,但因為幼兒園時期,摺得力不從心,
小女孩就會罷手,氣呼呼地做別的事去了。
或許是掉牙後真的長大,和爸爸的關係也漸入佳境,
兩個人對摺紙興趣昂然,飯後常小摺一番,
這樣的情景一直覺得新鮮,看著看著,一連幾天,
我掉進了自己的童年。。。
我是為什麼這麼不會摺紙呢?為什麼對摺紙不感到一點興趣呢?
我好像對任何事情的成品比較有感受,對於動手做是如此的陌生。
還記得第一次親眼在婆家看到婆婆甚麼都自己作的那種驚訝,
在我的記憶中,沒有看到自己的媽媽或阿嬤那樣做過。
原來,我的童年是和做生意綁在一起的。
家就是店,家裡是很多客人會來的地方,
是隨時要幫忙照顧生意的地方。
到後來,家不是店,晚餐得吃著由家提到店裡,
因為悶過而變黑的蔬菜。
都市的郊區童年,除了短暫和鄰居玩捉迷藏,
在腳板上留下一個方型的傷痕之外,
我腦海中回憶不起任何童年該有的遊戲。
此刻,我是才真正意識到,
我的童年是一道永遠空白的申論題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